目前,沿江高速公路各項目已進入全面施工階段。因該項目位于大涼山腹地,地質條件惡劣,物流運輸不暢,加之沿線項目部紛紛開工,物料緊缺成為了困擾沿江高速各項目部的一個難點、疑點。
如何破解機料緊缺難題,保障工程順利有序開展,成為四川交建橋梁工程分公司沿江XJ17項目部亟待解決的難題。
把好錢袋子,抓規范,重管理
“過好日子就要把好錢袋子,抓好機料的規范管理,就是給項目把好錢袋子。”沿江XJ17項目部機料科負責人宋其偉說。
為了把好這個錢袋子,沿江項目部從規范機料管理入手,作為機料科負責人,宋其偉每天不是在現場檢查機料庫存和質量,就是奔波在購買機料的路上。偶爾空閑下來,他和機料科的同事鉆研琢磨出了一套材料申請、領用、發放的計劃單據模式。即材料的計劃單以機打為主,不予更改與添加,明確標明使用地點與使用的部位。注明日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用途、特殊物品注明性能與要求等,通過此項措施,最大限度的避免機料多領、冒領。
在此基礎上,項目部明確了主材、其他材料的入庫管理辦法,領用辦法。并規定耗材與非耗材“以舊換新”,做好成本管控。機料部門收取領用單據一聯作為備檔,填寫完成交機料部門備檔。
做好進銷存,勤走路,多管控
“機料管理這份工作,需要細心,但更需要責任心,做好進銷存只是第一步,必須深入現場才能了解實際。”沿江XJ17項目部機料科機料會計何婷說。
沿江高速各項目部多處于山區,各分項工程之間距離只有幾公里。但就這這幾公里山路蜿蜒向上,崎嶇難行,向上攀爬的海拔高度可達近千米,人員往來一次要消耗一個小時以上,這就對負責機料管理的人員提出較高的責任要求。而機料科的何婷身為一名女同志,每天都要在項目部現場來回兩次,只為及時了解現場機料實際,確保各項數據準確。
目前,沿江XJ17項目部的主拌合站使用由各工區負責,各工區的拌合站指定了人員收料、發料,并統一方量簽字。在此基礎上,機料管理人員只要協助做好方量的收發、存檔即可。
姚雨正是負責現場機料管理的收料員,這個外號“拼命三郎”的青年,在現場崴腳后,仍然堅持定期前往機料現場開展工作。他每天在主拌合站指導工區負責人提前報予拌合站混凝土澆筑方量、時間,以方便拌合站人員提前安排工作,避免因物料供應不及時影響施工。同時,他時刻關注拌合站和鋼筋場的原材料數量,報機料部門填倉,確保原材料的使用。
正是在這種高度責任心的驅使下,在沿江XJ17項目部,機料緊缺這道難題正被逐步破解,接下來沿江高速即將進入大干快上,持續攻堅階段,為保障機料供應,沿江XJ17項目部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