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交建集團按照上級黨委相關工作部署,牢牢把握黨史學習教育主線,立足綜合型施工企業實際,聚焦“關鍵少數”,覆蓋項目一線,高點站位抓組織,高標定位抓創新,高效推進抓實效,有機融合、縱合橫通、步步深化,以“四個著力”推動各項任務落實落地,于紅色教育中體現交建特色、交建品質、交建精神。
一、著力組織領導,整體推進有力度
(一)把握目標任務,“快、精、細”統籌推進。一是快速啟動抓部署。交建集團黨委堅決扛起主體責任,一體謀劃、一體推進、一體落實,迅速召開部署會、推進會,傳達學習中央、省委、國資委、交投集團黨委黨史學習教育工作部署會精神。二是精準施策定方案。將工作任務、時間節點、步驟要求,細化為50余項具體舉措,兩級領導班子帶頭學習,實行掛圖作戰,實現了各項專題實踐、組織活動安排流程化、時序可視化。三是細化分工強組織。成立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組建聯絡督導組、綜合協調組、宣傳保障組、實踐活動組,督促各級領導班子積極參與黨建聯系點的學習教育活動,搭建起全員參與、分類指導的全面領導機制。
(二)分層落實責任,于一線根植“紅色基因”。構建交建集團黨委、分(子)公司黨總支、項目黨支部三級黨史學習教育責任體系,明確機關聯系一線,黨建帶動工建、團建、統戰的工作方向,將黨史學習教育延伸至項目一線,覆蓋領導干部、黨員、團員青年、協作隊伍工人等,保證黨史學習教育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同時將學習教育情況納入各級黨組織季度考核、年度考核,做好日常指導“督學”,有效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落到實處。
(三)黨員干部引路,做好紅色教育“排頭兵”。充分發揮各級領導班子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頭雁作用”,一是建立交建集團領導聯系分子公司(總包)、分子公司領導聯系項目機制,深入一線開展調研、談心談話、宣講、講黨課和督導,構建上下互通、情況互聯的工作格局。二是盯緊“關鍵少數”。組織中心組學習《覺醒年代》并立足崗位進行研討,前往阿壩州長征干部學院舉辦黨史學習教育培訓班暨領導干部專題讀書班,專家解讀黨史、重走長征路、工地實踐交流、黨史知識競賽、唱紅歌活動,以鮮活有趣的形式為兩級領導班子、部門正副職等近80余名“關鍵少數”“備精糧”,為各級黨組織抓好黨史學習教育夯實基礎。
二、著力載體創新,學習教育有深度
將集中學習、專題培訓與自主學習相結合,打造線上+線下學習陣地,多維度、全方位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實走心。
(一)抓實組織式學習。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以紅色經典誦讀、學習沙龍以及支部書記講黨課等形式,不斷激發黨員干部學習熱情,持續掀起學習熱潮。
(二)豐富引領式學習。一是堅持線上日常學。利用網站、微信公眾號、抖音號等平臺推出“紅色小廣播”“黨史周播報”“橋梁之聲”“黨史微課堂”等線上專欄,延伸學習深度、廣度。二是豐富線下趣味學。將課堂搬到施工一線,打造“流動宣講陣地”,開展每周歡唱一首紅歌活動、演講征文比賽、沙盤體驗式教學,舉辦攝影、繪畫、手抄報比賽,“青春向黨 奮斗強國”談心交流會、五四青年素質拓展、趣味運動會等特色活動,“有聲有色”趣味學黨史。三是各個支部互動學。各黨(總)支之間線下結對、線上聯動,進行黨史故事講堂線上“接力互動”。四是見縫插針靈活學。以“邊走邊說”黨史微課堂、“工地夜校”“每周半小時”等形式,在零散時間有效的學習。五是知識測試逗硬學。自行開展黨史知識競賽、快問快答、黨史測試,實時檢驗學習效果。六是因地制宜“打卡”學。用活項目周邊紅色資源,前往長征紀念館、彝漢結盟紀念碑、朱德故居等教育基地進行“紅色足跡打卡”。七是示范引領爭先學。打造成南項目黨建教育基地,建立黨建主題公園。各個分子公司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開展示范支部創建活動。
三、著力黨建示范,融入中心有高度
(一)以勞動競賽為抓手,汲取奮進力量。全面啟動“ 獻禮百年華誕·爭創輝煌業績”“奮戰100天、確保100億、獻禮100周年”勞動競賽,在公司上下掀起搶抓工期、攻堅目標的大干熱潮,切實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交建集團創新優勢、發展優勢、競爭優勢,在黨史學習教育熱潮中汲取競賽奮進力量,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生產動力和工作成效。截至目前,交建集團完成產值50.15億,利潤1.27億,為圓滿完成獻禮目標邁好了第一步。
(二)積極開展黨建示范活動。以黨建帶動群團、統戰力量,大力開展創新創效、降本增效、團青志愿服務,形成強大合力。深挖“一支部一品牌”,聚焦優質服務、項目建設、安全環保、技術創新等重點工作,以“黨建+安全”“黨建+生產”“黨建+急難險重”“黨建+聯建聯創”的方式,劃分黨員責任區、創建黨員先鋒崗,從黨史學習中汲取不斷前行的力量。
四、著力服務群眾,解決難題有溫度
(一)調研摸透職工困難事。用心打造“家文化”,開展建家活動、送清涼慰問、親子活動、集體生日、困難職工及黨員慰問、談心談話等“暖心關愛”行動。摸排梳理辦實事項目清單百余項,密切關注、切實解決職工“急難愁盼”問題。各單位至少解決1-2個突出問題,讓黨員干部、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推行項目標準化建設,打造“五好”工程,改善項目駐地環境,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二)拓展黨員志愿者服務鏈。黨員帶隊深入項目一線輸送檢測技術,組織環衛保護、植樹等綠化美化志愿服務活動,與周邊社區黨組織開展“雙報到”、結對共建活動,深度發掘地方老黨員、革命物件等。三是助力解決民生問題。走訪調研都汶高速沿線,為貧困學生發起愛心助學活動,將助困幫扶落實落細。各支部積極聯系周邊,開展以購代捐、以工代賑活動,幫助搶收銷售滯銷櫻桃、橘子及其他農副產品7000余斤,服務偏遠鄉村地區振興增收。